郭艳明收藏的航天邮集在世界集邮展览展出。周六也将亮相嘉庚文化周。(通讯员郭艳明供图)
厦门网讯 (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)本周六,来白鹭洲广场参加第二届厦门嘉庚文化周,不仅能亲眼见证地铁1号线列车组命名为“嘉庚号”、抢先看全新车厢形象,还能与“嘉庚号”科考船模型互动、参观航空航天邮票展,“海陆空”一网打尽!
作为今年我市“嘉庚精神宣传月”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届嘉庚文化周由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指导,集美学校委员会、集美区委宣传部、厦门日报社、陈嘉庚纪念馆等主办,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市民走近嘉庚先生,了解嘉庚精神。
迷你“嘉庚号”船模亮相 传播嘉庚航海教育理念
世界顶级科考船——厦大“嘉庚号”的模型将来到活动现场,市民朋友可参与互动,观看科考船相关视频,了解嘉庚先生对航海事业的贡献与卓越的航海教育理念。
据了解,厦大“嘉庚号”科考船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、国内转化详细设计,由船东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。被誉为厦大师生“海上实验室”的“嘉庚号”,将助力厦门大学乃至世界海洋科研教育发展,更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,推动新时代“海洋强国”建设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光荣使命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嘉庚号”的船长和船上以及远海码头上工作的人员中,就有许多集大航海学院的校友。可以说,嘉庚先生创办航海教育时“力挽海权、培育专才”的心愿正在实现。
本次活动上亮相的模型,是“嘉庚号”科考船模型的迷你版。工作人员特地在模型旁边设置了船舵,让市民朋友体验一把航海掌舵的乐趣。
世界集邮展览获奖邮集 讲述我国航天发展历程
“中国航天之父”钱学森亲笔签名的纪念封、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签名封、历次在神舟飞船上搭载的纪念封和相关印样……这部在今年世界集邮展览上斩获镀金奖的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》邮集,将通过彩色喷绘展板的方式,亮相活动现场。
这些珍贵邮品的收藏者华侨大学老师郭艳明说,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,我国航天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。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前,郭艳明就开始收集航天题材邮品,此次他从30年来收藏的数千枚邮品中精选出近200枚,通过航天纪念封展出的形式,向公众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历程。
这些邮品还有特别的故事。2016年,杨利伟到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开展航天科普教育。郭艳明精心制作了一部《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太空飞行封》的邮集带来展示,其中包含有20多枚陪伴杨利伟进入太空并返回地球的太空搭载纪念封,杨利伟饶有兴致地看了许久。郭艳明请杨利伟签名时,杨利伟签了一枚就停笔了,开玩笑说:“你有那么多宝贝,可以了!”
近百年前,陈嘉庚就以科教兴国的远见卓识,创办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。主办方介绍,本次嘉庚文化周将通过邮票、邮路、邮支、信封等展示,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集邮世界,了解陈嘉庚这位厦门人的杰出代表,进而认识厦门、认识中国。
集美幼儿园迎百年华诞 萌娃表演《嘉庚星》
“一颗星,亮晶晶,他呀就是嘉庚星!”本月,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幼儿园迎来了100周年校庆,幼儿园编排了一支舞蹈《嘉庚星》,由12名孩子在嘉庚文化周上登台演出。
小朋友们将穿着星光闪闪的演出服,围绕着星星欢快跳舞!周六来白鹭洲广场,看萌娃们用别样的方式,缅怀敬爱的校主陈嘉庚吧。
上一篇:Bella和Rael中文名球迷们给想好了吗?高拉特亲笔
下一篇:没有了